大河織道.緙絲
川流大河 你 我 漂泊
歇息、沉澱、靜心、聆聽 意識中的聲響
將手中之「梭」化為「筆」的敘事者
於無形中 刻畫 書寫 虛實間之意境
跟隨著 光 與 絲 穿梭 潛行於織道之中
乘著 名為傳統技藝 的扁舟
順流於傳承之河 融合 轉化 再創造
孕育著 凝聚著
心的渴望 與 新的展望

「緙絲」之美在於圖布融一,以「梭」為筆,來回穿梭於經線間,精細琢磨,係為「無中生有」的傳統工藝。千百年來手工織造,使其成為件件細緻、美好之作,也考驗著織者的技術、藝術涵養,如何多變、深刻、更具表現性,成就豐厚的緙絲工藝美感底蘊。
人間國寶─黃蘭葉藝師,於1976年起接觸緙絲工藝,承襲日本綴織工藝及各項工序,以不設限的學習態度、多元領域的摸索與織繡技術的鑽研,而獨特的構圖、配色美學為緙絲增添許多典雅莊重且細緻質感,其緙絲作品深受日本織品界喜愛。
2018年財團法人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黃蘭葉藝師進駐,設立「黃蘭葉緙絲工藝館」,推廣緙絲文化、體驗課程,一心為臺灣緙絲產業培養人才。更思考著如何將藝術性、鑑賞性極高的緙絲作品在傳統的高端訂製外,融合於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中,期望讓更多人能夠親身感受緙絲之美,甚至作為傳家寶,世代流傳。
工藝源自於生活,善美來自於人心,
願這項傳統工藝因著您的支持,能夠世代傳承,
如同百河千川,淵遠流長,
大河織道,生生不息...

2020年文化部登錄認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「緙絲」保存者。
其工藝兼具唐宋時期緙絲的美感與嚴謹、現代日本綴織的進步與多變,自蠶絲、染色、整線、撚線、紡紗、織造、繡飾、裁縫等工序皆可獨立完成,創作表現上具獨到構圖與配色美學,亦發掘、使用新材料,如植物染之柳樹、蘇木、檳榔心、咖啡豆等,為緙絲打開新境界。